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的重要区域,现辖12个县(市、区),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4万人。市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文化积淀深厚。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在清流县发掘的“清流人”古人类化石被誉为“闽人之源”。三明是重要的客家祖地,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属寻根谒祖的朝圣中心。三明是闽学的重要发祥地,是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的诞生地,孕育了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书法大家伊秉绶等书画名家。
二是著名老区苏区。全市12个县(市、区)都属革命老区,全部列入原中央苏区范围,宁化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三明从事过重要的革命实践。全市参加红军达3万多人,大多都在战争中牺牲,上英名录的革命烈士只有4700多人。
三是自然资源丰富。三明森林覆盖率高达76.8%。三明拥有各类矿产79种,探明储量的有49种,其中煤储量占福建省的37.2%,钨、锰、铁、铅、锌、石灰石、萤石、稀土等矿产储量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4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
四是产业基础扎实。三明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集聚了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人造板、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已形成八大产业集群,其中林产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冶金及压延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汽车及机械、纺织、矿产品深加工、化工4个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三明还是福建省主要农作物产区和重要物流集散地,笋竹、苗木、花卉、水果、食用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以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三明“陆地港”、“公路港”为平台的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
五是区位优势凸显。三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目前有10条高速公路、4条快速铁路和1个机场汇聚三明,今年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向莆铁路今年9月底建成通车,南三龙铁路年内动工,2015年三明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1小时到达省会城市福州,1小时到达厦门,2小时到达广东、南昌,6小时到达上海,大大缩小我市与沿海和周边地区的空间距离。
六是城市特色鲜明。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获得全国综治“长安杯”,保持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居全省前列。 |